|
“一带一路”或改变全球经济格局
从马可.波罗穿越欧亚大陆来到中国的神奇故事开始,丝绸之路一直让世人着迷。外媒称,如今,撒马尔罕、巴库、塔什干和布哈拉这些古老的城市再次激起了世人的想象。 世界经济地图将发生革命性改变 据美国《时代》周刊网站5月22日报道,中国正在创造全世界最大的经济发展和建设工程丝绸之路经济带,该项目的目的不亚于全世界经济地图的革命性改变。 “丝绸之路经济带”将跨越中国、蒙古国、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和德国,延伸8000多英里,创造一个长度约为地球周长1/3的经济带。根据设想,沿线将建设高速铁路、公路、输配电网络及光纤网络。沿途的城市和港口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目标。 该计划有一个同样重要的部分,那就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与陆上项目一样雄心勃勃,把中国与波斯湾及地中海连接起来。一旦完工,像古老的丝绸之路一样,该计划将连接三大洲:亚洲、欧洲和非洲。一系列的基础设施项目将产生全世界最大的经济走廊,覆盖44亿人口,经济产值达21万亿美元。 中国和世界很多国家正专注于发展有史以来最大的经济发展项目,其推进可能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引人注目的连锁反应。 该计划预计将持续数十年,耗资数以千亿美元计,这对世界经济和贸易的意义几乎是难以想象的。可以断定,淡水河谷公司等铁矿巨头正忙着计算建设一条8000英里的新高速铁路需要多少钢材。如果计划取得成功,它很可能给整个不景气的采矿、大宗商品和建筑部门带来迅速发展。 古老的丝绸之路促进了已知世界的贸易,但它的影响远远超出贸易本身。除了丝绸、香料和珠宝等财富,可以说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回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一张航海和世界地图,正是在它的基础上诞生了欧洲出版的最著名的地图之一,这张地图帮助开创了大航海时代。 对整个世界而言,这个规模巨大的项目可能给商业、工业、发现、思想、发明和文化带来可与旧丝绸之路相媲美的新复兴。 韩企借道中国出口东欧 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的中国江苏省连云港(601008)港口是一望无际的物流基地,无数笨重的起重机正将集装箱装到火车或码头。这是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以51比49的比率出资,于去年11月完工的物流基地,占地22万平方米。 据韩国《中央日报》5月13日报道,中河(音)国际物流公司社长柳斌说:“从连云港装船很快就能抵达釜山港和仁川港。你看看,那些货物都来自韩国。这边的集装箱从阿拉木图运来连云港的,其中部分将运输往韩国。” 柳斌所指的集装箱贴着的韩国企业名非常醒目。从釜山港或仁川港出发抵达连云港后,通过中国横跨铁路运往阿拉木图。主要品种是家电产品、汽车(二手)和化妆品等消费品。虽然现在货量还不多,但在中亚生产的棉花、小麦等农产品和铸铁等产品也通过这里运往韩国。从这一层面来看,连云港算是“一带一路”和韩国的连接点。 “一带一路”的核心是基础设施的建设。从中国新疆出发,贯穿巴基斯坦的中国-巴基斯坦路线,从昆明出发连接缅甸-孟加拉国-印度的西南亚路线,从昆明连接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的东南亚路线等正在建设或处于企划阶段。其中,比较引人关注的是从连云港出发经由郑州-兰州-乌鲁木齐-阿拉木图-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等地抵达欧洲的TCR路线。中国将该路线命名为“新亚欧大陆桥”,意为连接亚洲和欧洲的新桥。中国计划将整个路线建设成为时速25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韩国货物为运往欧洲,一般走海路或利用横跨西伯利亚的西伯利亚横跨铁路(TSR)。海运有价格低廉的优点,但耗时较长,抵达欧洲港口需四五十天。如果想要再从港口去目的地还需数日。这就是韩国企业利用TSR的原因所在。 东亚大学教授袁东旭(音)表示“TCR这个新物流网的出现对我们来说意味着多了一个前往欧洲的新选择”,“现在要好好考虑如何将韩国政府推进的‘欧亚计划’和中国‘一带一路’连接在一起”。 新疆福建成“一带一路”计划大赢家 据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网站5月15日报道,为了推动“一带一路”计划,中国如今已经建立了400亿美元规模的丝路基金并在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用于提供财政支持的小规模机制。中国各省的官员正在考虑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基金和有关的贸易与商业机会。 3月2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备受期待的“一带一路”官方计划——《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份文件专门有一个部分详细讨论了中国不同地区所扮演的角色。它列出了18个省份,并明确了它们的定位。 最大的赢家显然是新疆和福建。这两个省份被称为“核心区”。新疆和福建将利用它们在古代丝绸之路中发挥的历史作用和自然地理优势在目前的计划中发挥领导作用。除了对新疆原有的发展援助外,中央政府确保计划成功的愿望将让新疆受益匪浅。一位专家说:“新疆正努力将自身转型成一个运输中心,一个贸易与物流、文化和技术、金融与医疗服务中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将展开基础设施建设。”福建省同沿线各国的联系,它的贸易、海上合作和海外人口都会推动它对该计划的参与。现在福建已经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上占据领导地位。一位中国专家说,这其中最大的好处不是中央政府的支持,而是“现金流”和“信用流”。 陕西省是慌代丝绸之路和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它正在宣传其保税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区和西安国家航空城实验区。甘肃则致力于将本省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一个“黄金通道”,一个向西方开放的重要平台,一个地区贸易与物流中心,一个工业合作展示基地和文化交流的桥梁。 中亚机家对“一带一路”寄予厚望 对于中国领导层倡导的连接亚洲和欧洲巨大经济圈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中亚和南高加索国家抱以热切期待。日媒称,上述国家几乎都是由中国主导创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的意向创始成员国。在与中亚有着较深历史渊源的俄罗斯经济实力减弱的背景下,上述国家对中国资本寄予厚望。 从面向里海的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市中心驱车1小时左右,就到达了新贸易港。这里停泊着将驶向对岸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货船,通过铁路运来的货物正被装运到船上。始建于2013年的这一港口,如果按计划推进工程,将成为里海最大的港口,年货物吞吐量达2500万吨。 建筑公司负责人指着世界地图豪气地说:“这个港口将成为东西方向从中国到英国、南北方向从俄罗斯到伊朗的运输线路交叉点。” 起于巴库、经过格鲁吉亚、连接土耳其的货运铁路也在建设当中。阿塞拜疆财政部长沙里福夫在接受采访时,对于该铁路建设工程获得亚投行融资抱以期待,表示“从中亚经里海再到欧洲的‘铁道丝绸之路’将带来许多机会和发展可能性”。 对于希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国来说,沿线的中亚和南高加索地区很有意义。习近平主席在过去一年里,与该地区一些国家的首脑举行了会晤。他不断提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合作项目,获得了上述国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和亚投行计划的支持。此外,5月7日,习近平还访问了哈萨克斯坦。他是纳扎尔巴耶夫总统连任后首位到访的外国领导人,显示出中国重视中哈关系的态度。
|
|||||||||||||||
|
|
| 最新文章 |
| 图片主题 | ||||
| |
||||
| 热门文章 |
| 推荐文章 | ||||
| |
||||
| 相关文章 |
| 便民服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