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帮驮出来的“小香港”
迤萨是彝族卜拉语“干旱缺水”的地方,当地就有民谣唱到:“高高山上是皇乡,左有河来右有江;山高难把五谷出,水大难作救命汤。”这个建在红河南岸山梁上的小城,没有土地可供耕种,且向来缺水,按说是不适合人生存的。但就是这样一个贫瘠的地方,却建起了数百栋中西合璧,欧式风格的房屋。 插播:茶马古道上的最后马帮 在明代以前,这里的主要居民是彝族(卜拉),直到明朝洪武年间,逐渐有汉族人口迁入。到了清朝乾隆年间,人们在迤萨发现了铜矿,于是,汉族商人们便汇集到了这里投资开采铜矿。后来,由于冶炼铜矿的材料稀缺,这里的铜矿便渐渐关闭了。伴随铜矿业兴盛的商业、手工业也随之衰落。缺田少地的迤萨地区没有办法进行农耕,迁入这里的汉族生活自然极其困苦。为了在这个建在山梁上的小镇上生存下来,居住在迤萨的人们开始组建马帮“下坝子”。 清咸丰三年,为了寻找新的生财之道,迫于生计的新迤萨人便相约合股走马帮。“下坝子”其实就是从山上下来,往迤萨镇南边那些更原始落后的国家走商,类似于当今的物流行业。他们将曾经用来拉矿的骡马集结起来,驮上本地的土布、丝线、衣服等日用百货开始往老挝、越南、缅甸等国家深入,进行贸易;然后再从国外采购棉花、象牙、鹿茸、熊胆等名贵药材回国销售,这就是有名的“下坝子”。 在当时,用一根缝衣针就能换得一块兽皮、一只熊胆甚至象牙的故事屡见不鲜。而在将这些山货药材运回中国内地时,丰厚的利润也令迤萨人为之疯狂。即使每次往返都是生命的赌博,也挡不住人们开辟商道的脚步,迤萨人克服各种艰难打通的商路使得这个古镇又恢复了曾经的辉煌。 从清咸丰初期至宣统末年的60年间,迤萨马帮先后打通了缅甸、泰国、越南莱州、老挝琅勃拉邦和腹地川圹的马帮路。1912年开始,迤萨马帮“下坝子”、“走烟帮”开始进入全盛时期。 迤萨马帮能经百年而不衰,要得益于“股份合作制”。有钱的出钱,有腔的出腔,没钱没腔的就带马开始“走烟帮”,以防被官家敲诈或者被土匪劫道。这种股份制在当时是非常受欢迎的,在迤萨古镇几乎是全民入股。 虽然这是一条一本万利的发财路,但也是一条用生命做赌注的险恶之路。平安回来的,自然发了财,娶亲、盖楼、开商号……一副成功人士的面貌。男人们不是穿马褂,就是身着洋气的西装,时髦的穿着完全不输大城市里的富豪。古镇里那些风格各异的建筑便是到过国外,开过眼界并且资产丰厚的明证,甚至有些更是建起了碉堡楼,以防被人闯入抢劫。直到现在,在那些墙上还能看到当初为防御图谋不轨之人入侵而留下的枪孔和风口。 虽然走烟帮富了迤萨人,可由于需要去到国外,往往走一趟“烟帮”最少都需要半年时间,不少赶马哥都客死异乡。妇人们从青春年华枯等到苍苍白发,却再也没有见到自家的男人。 (本文来源于滇游记)
|
|
最新文章 |
图片主题 | ||||
|
||||
热门文章 |
推荐文章 | ||||
|
||||
相关文章 |
便民服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