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利用DNA和纳米粒子制造宝石
>首页 -> 社会专题 -> 科技科幻 2013-12-27 来源:搜狐网 作者: 【】 浏览:956

研究团队利用特定的纳米材料作为原子,特定的DNA作为粘合剂,经加热之后便可获得所需的晶体。

近日,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利用DNA和纳米粒子制造出了接近完美的单晶体。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插播:探访宝石制造厂

“完美的单晶体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钻石不仅是名贵的饰品,还具有广泛的工业用途;蓝宝石可被用于制造激光发生器,而硅则是重要的电子器件原料。”该校纳米学家、团队负责人Chad A. Mirkin说,“原子在晶格中的位置是否精确,决定了一块晶体的好坏。”而单晶体连绵不断且没有瑕疵的晶格,使其具有独特的机械、光学以及电磁特性。“现在,我们可以利用DNA和纳米粒子来制造晶体。”Chad A. Mirkin说。

据介绍,基于该实验室最近二十年研制的超结晶格子技术,该研究团队找到了一种独特的方法——利用特定的纳米材料作为原子,特定的DNA作为粘合剂,经加热之后便可获得所需的晶体。

“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容器中,有一百万个红球和蓝球,不管你如何晃动容器,这些球都不会完全均匀混合。”Chad A. Mirkin说,“但是,如果你在一个充满纳米粒子的容器中添加合适的DNA,然后摇动容器,在我们的实验中,也就是搅拌溶液,你就会发现,所有的纳米粒子会被DNA粘连住。”他说:“它们组成了一个完美的三维晶体。”

在上述研究中,利用特定的DNA链充当粘合剂,Chad A. Mirkin带领团队将散乱的金纳米粒子组合成结构有序的晶体。

研究人员表示,在上述过程中,DNA链的长度和纳米粒子尺寸之间的比例非常重要。

“这一比例直接决定所获得的晶体质量的优劣。”团队成员之一,该校温伯格学院化学教授Olvera de la Cruz说,“这也是该技术的奇妙之处,你必须拥有正确的比例。”

她解释说,DNA链的长度与纳米粒子尺寸的比值会影响晶体表面的能量,进而最终决定晶体最后的形状。在“秘方”之外的比值会导致晶体表面能量产生波动,进而难以形成规则的形状。Olvera de la Cruz解释说,合适的比值会让能量的波动小许多,进而促进晶体的形成。“目前我们已经知晓了一些合适的比例。”

研究人员表示,DNA的长度不能比纳米粒子的直径大过多。在上述研究中,每个纳米粒子的直径在5~20纳米之间。而DNA的长度为18个碱基对零六个单碱基。

尽管该团队目前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金纳米粒子,但是,Chad A. Mirkin表示,这项技术也可以被应用于其他材料。“在经过技术改进之后,我们将能够制造更大的完美单晶体。而且今后,我们的方法将可以用于制造单晶硅,进而极大地促进硅电子工业的发展。”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佚名
免责申明: 除原创及很少部分因网文图片遗失而补存外,本站不存储任何有版权的内容。你看到的文章和信息及网址索引均由机器采集自互联网,由于时间不同,内容可能完全不同,请勿拿本网内容及网址索引用于交易及作为事实依据,仅限参考,不会自行判断者请勿接受本站信息,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0条】 【关闭】 【返回顶部
更多
上一篇土豆发电靠谱吗?有科学依据 下一篇科学家测试反物质是否具有“反重..
密码: (新用户注册)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便民服务

手机扫描

空间赞助

快速互动

论坛互动
讨论留言

有事联系

有哪个那个什么的,赶紧点这里给DOVE发消息

统计联系

MAIL:gnlt@Dovechina.com
正在线上:1062

版权与建议

任何你想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