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中国风情画
>首页 -> 社会专题 -> 历史天空 2016-02-07 来源:搜狐 作者: 【】 浏览:685

英国女画家伊丽莎白·基思(Elizabeth Keith,1887-1956年)出生于苏格兰、在伦敦长大、自幼学水彩画。因妹妹嫁与日本出版商,她在1915年前往日本探亲,并在日本侨居九年。期间,曾去朝鲜半岛与中国旅行。她以版画的形式记录了旅行见闻,这其中很多幅创作于苏州,这些作品呈现了民国时期苏州独特的风物人情,对于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她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画家,擅长水彩画和素描。由于她的妹妹和在日本的出版商结婚,便有了她的远东之行,远东写生的作品包括中国的北平、上海、苏州、香港等地。下面是她用木版画记录下的清末民初的中国风情。

伊丽莎白·基思

Twin Pivilions,Soochow

(图片来自豆瓣用户“秋色波连波”,下同)

双塔下,柳树摇曳生姿,农民正在稻田里插秧。挑水的劳力、路上行走的人、田埂上或许还有两朵不知名的小野花……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leaning Pagoda,Soochow

虎丘斜塔高耸入云,塔下是几座民居。房前屋后尽是自在而忙碌的人群,老人放羊,穿着粗布衣服的家庭主妇打着伞SHOPPING归来,画面不远处还有骑着非共享单车的少年,像风一样自由……

Outside Chang Man gate,Soochow

阊门外,繁华依旧。店铺鳞次栉比,行人摩肩接踵,买花的人,卖花的人……繁忙而有序地享受着生活。

Embroiderers,Soochow

绣娘正在认真地刺绣,绷架底下的脚炉证明这是在冬天的一次创作。 对面坐着的“小短腿”还够不到地下的脚炉,应该是个还未年长的小姑娘吧。刺绣可是过去苏州小娘鱼的必修课!

Spring in Soochow

水巷间,浣衣、打水、洗菜,小桥上,身材微胖的妈妈抱着婴儿,后面跟着年纪大些的哥哥……

Pewter shop ,Soochow

苏州锡店,再现了当年人们用锡制品的热闹场面。

Street Scene -Soochow in Kiangsu

Camel back bridge,China

伊丽莎白·基思的作品不止于描画风景建筑,从她的色彩笔触中可以感受到浓浓的生活气息,关于那时苏州人吃喝拉撒的生活日常。

1956,伊丽莎白去世,59幅木版画和8幅彩色版画在东京展览,水乡的风情通过其作品传播到了世界上。

参考资料:

世俗风情与文化记忆价值——英国女画家伊丽莎白·基思关于民国风情的版画浅析,陆兴忍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佚名
免责申明: 除原创及很少部分因网文图片遗失而补存外,本站不存储任何有版权的内容。你看到的文章和信息及网址索引均由机器采集自互联网,由于时间不同,内容可能完全不同,请勿拿本网内容及网址索引用于交易及作为事实依据,仅限参考,不会自行判断者请勿接受本站信息,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0条】 【关闭】 【返回顶部
更多
上一篇我们追过的小人书 下一篇一组照片 20岁看不懂 30岁看完沉..
密码: (新用户注册)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便民服务

手机扫描

空间赞助

快速互动

论坛互动
讨论留言

有事联系

有哪个那个什么的,赶紧点这里给DOVE发消息

统计联系

MAIL:gnlt@Dovechina.com
正在线上:1236

版权与建议

任何你想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