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迎击雾霾,坐等风吹不如重拳出击
>首页 -> 新闻中心 -> 消费主张 2014-04-07 来源: 作者: 【】 浏览:484

5日,江苏13市中11个严重污染,南京维持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高速封路、机场关闭、学校停课,盘踞上空的阴霾成了所有人心头的阴影。

雾霾肆虐已非首次,去年冬天污染面积曾高达130万平方公里,只不过当时重灾区是京津冀一带,对此普遍解释是北方供暖产生燃煤污染以及地处内陆的地理限制。如今,通江达海、鱼米之乡的长三角地区成为大气污染“主战场”,“十面‘霾’伏”之说已然应验。

综合专家们的观点,除了燃煤稍有差别,南方的污染源与北方相同:一是护业,特别是钢铁、水泥等排放量较大企业;二是交通,包括机动车尾气排放等;三是城市建设带来的污染排放。这些条件“万事俱备”后,如果没有冷空气,“只欠东风”,雾霾就能大行其道。

无大风,则雾霾,“坐等风吹”终究不是个办法。现在看至少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最根本是改革执政理念,打造“绿色GDP”,真正做到环境优先。要将环境保护列入政绩考核内容,而且适当提高比重,并加大问责的力度,出多重的拳、下多猛的药都可理解。

其次,在强雾霾易出现的季节,应该最大程度减少重污染生产型企业的燃煤排放。要构建重污染天气的应急优化减排对策,对重污染生产型企业实施调控。另外,由于城市建设引发的扬尘污染已是PM2.5超标的重要因素,可以考虑对施工场地安装摄像头,在线实时监控工地遮盖、围挡和渣土车覆盖情况,一旦发现违规行为令其停工。此外还可以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尤其在出租车、公共汽车更新换代时,尽量减少机动车保有量。

在推进上述这些措施的过程中,必须更好地发挥舆论作用倒逼治污,让各种产生污染的违规“无处遁形”。公众对雾霾严重程度充满关切,可以充分发挥民间的力量,让公众拥有更多知情权、话语权和监督权。例如,相关主管部门公布污染物排放限值以及企业污染信息,提高公众对污染的知晓度,让其能够更有效地监督、举报,从而倒逼企业治污。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佚名
免责申明: 除原创及很少部分因网文图片遗失而补存外,本站不存储任何有版权的内容。你看到的文章和信息及网址索引均由机器采集自互联网,由于时间不同,内容可能完全不同,请勿拿本网内容及网址索引用于交易及作为事实依据,仅限参考,不会自行判断者请勿接受本站信息,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0条】 【关闭】 【返回顶部
更多
上一篇 中国消费者报:为打破“一考定终.. 下一篇 中国消费者报:十万进城指标“没..
密码: (新用户注册)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便民服务

手机扫描

空间赞助

快速互动

论坛互动
讨论留言

有事联系

有哪个那个什么的,赶紧点这里给DOVE发消息

统计联系

MAIL:gnlt@Dovechina.com
正在线上:1236

版权与建议

任何你想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