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想涨价不可怕,可怕的是想涨就能涨
>首页 -> 新闻中心 -> 消费主张 2014-04-07 来源: 作者: 【】 浏览:424

在2013年第十一届水业战略论坛上,中国水务董事长王文柯表示,自己“坚决支持水价上涨”,并称“水价要提高到30元到40元一吨才行。”在王文柯看来,通过较高的水价收费,能够有效遏制浪费的情况。对于听证会,“完全是在误导”:“听证会让大家关心水价而不关心水质了”(4月15日财经网)。

在王文柯看来:第一,高水价才能遏制浪费,所以必须坚定不移地涨价;第二,水价高了,收益好了,才有钱去进行水资源保护;第三,听证会完全没必要——大家都去关心水价了,谁还关心水质?

中国水务董事长这番言论,难免让人理解为“只奔涨价去”。这么说王文柯可能会觉得委屈,比如他在接受采访时认为,高价水费完全成为水务企业的利润并不合适,一部分作为企业的收益,另一部分政府收缴上去后,可用于水资源保护等。问题是,在为水价喊涨的时候,王文柯应该明白,时下很多水务企业的成本和利润并不透明。作为佐证,2012年广州市价格成本调查队对广州市自来水公司2008年至2010年度情况实施的供水成本监审显示,一立方米水被企业多报成本0.348元,比真实成本2.016元“虚高”了17.26%,吃喝招待费也被计入(见2012年6月26日新华网)。面对这样的事实,王文柯实在不应该拿“并不独享”貌似公允虚晃一腔。

重要的还是,各地召开的水价听证会,只为民众提供了在水价“如何上涨”、“上涨多少”等问题上表达声音的机会——而且声音屡被绑架仍经常发生。民众关心听证会,并不代表民众不关心水质。水价和水质是两个平行的问题,并非有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

事实上,在类似的资源性产品涨价问题上,民众在意的,不是这些言论。作为水产品的提供方,为自己代言是没有问题的——民众在乎的,是这样的“只奔涨价去”的垄断思维,能被何种行之有效的制约机制把控,让资源性产品的定价能够充分眷顾到民生承受力。

站在表达自由的角度看,王文柯如何发表“坚决支持水价上涨”等言论是他的事,在利益博弈的平台上,他作为博弈一方,也有权利提出己方的要求,也有义务说清楚为什么有这样的诉求。但是回到公众一方来,在水、电、油、气等资源性产品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真正建立起去垄断化、近市场化定价机制,让民众在定价过程中享有充分的博弈平台和空间,能够决断定价形成,才是重中之重。因为在资源性产品定价问题上,任何形式的“我想涨价”都不可怕,“想涨价就能成功涨价”才最可怕。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佚名
免责申明: 除原创及很少部分因网文图片遗失而补存外,本站不存储任何有版权的内容。你看到的文章和信息及网址索引均由机器采集自互联网,由于时间不同,内容可能完全不同,请勿拿本网内容及网址索引用于交易及作为事实依据,仅限参考,不会自行判断者请勿接受本站信息,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0条】 【关闭】 【返回顶部
更多
上一篇亚洲生活成本最贵的20个城市 下一篇 中国青年网:别对“水价上涨10倍..
密码: (新用户注册)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便民服务

手机扫描

空间赞助

快速互动

论坛互动
讨论留言

有事联系

有哪个那个什么的,赶紧点这里给DOVE发消息

统计联系

MAIL:gnlt@Dovechina.com
正在线上:1236

版权与建议

任何你想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