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老照片,看100年来中国人都怎么过年?(二)
>首页 -> 图片中心 -> 实物图片 2018-02-16 来源:微信 作者:墙艺术 【】 浏览:2056

二、民国时期

现今无论中国还是海外华人都统一称为过“春节”,但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却一直称之为“过年”。直至1913年(民国二年)7月,民国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向袁世凯大总统呈上一份报告,称:“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但袁世凯只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次年(1914年)起开始实行。自此,夏历岁首就由以往的“过年”改成了“春节”。

算起来,到今年(2018年)中国人“过春节”只有105年的历史!

叩拜长辈

初一早晨晚辈给长辈拜年,要行叩拜礼,即跪拜磕头,未成年人给辈分较高的长辈拜年时,尤其是孩子们给长辈们磕头拜年。还行这种礼仪。

叩拜神灵

当时的人们在迎接财神和灶王爷的仪式时,都要行叩拜礼,以示诚心。

芝麻秸为“踩祟”

过年之前,小贩挑着芝麻秸沿街叫卖,为的是过年“踩祟”用。

进入腊月根儿,院子地上满铺着芝麻秸,大人小孩一齐踩,那芝麻秸被踩碎时发出噼噼剥剥的破裂声,与人们“岁岁平安”的愿望联系在一起。原来认为“年”就是个“祟”,是个没头没脸的大怪物,过年时就要跑来一次,必须把它撵跑,放炮仗和踩麻秸的目的都在于此。

在商店购买花炮

爆竹是中国特产,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元宵“边摇边卖”

每年春节 老北京饭馆售卖“元宵”。在繁华东的路边,元宵“边摇边卖”。

逛庙会

老北京人过年时最大的乐趣就是逛庙会。 庙会为普通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老北京的寺庙多,所以庙会也多。据1930年调查,较大的庙会,城区就有20处,郊区有16处。以隆福寺、护国寺、土地庙、花市、白塔寺庙会为最。老北京庙会不但有风味小吃,民间花会,还有各样技艺表演。

老北京庙会上还经营各种百货,大到古玩字画、珠玉绫罗,小到针头线脑、花鸟鱼虫,还有许多日用之物,是无所不包无所不有。

每到庙会时,京城各处的百姓汇聚而来,有购买生活必需品的,有品尝风味小吃的,还有观看花会表演的,还有的就是来“逛”的。

下面的一组照片就是民国时期老北京庙会的写照。

今天是大年初一,我在这儿给您“请安”了!

——男人是单腿下蹲右手下垂,女人则是双手扶膝双腿下蹲,俗称“蹲儿安”,北京人老礼儿多着呢!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佚名
免责申明: 除原创及很少部分因网文图片遗失而补存外,本站不存储任何有版权的内容。你看到的文章和信息及网址索引均由机器采集自互联网,由于时间不同,内容可能完全不同,请勿拿本网内容及网址索引用于交易及作为事实依据,仅限参考,不会自行判断者请勿接受本站信息,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网站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作任何承诺.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2/5/5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0条】 【关闭】 【返回顶部
更多
上一篇多种国内外钱币 下一篇非洲都能造帅气超跑
密码: (新用户注册)

最新图片

图片主题

热门图片

推荐图片

相关图片

便民服务

手机扫描

空间赞助

快速互动

论坛互动
讨论留言

有事联系

有哪个那个什么的,赶紧点这里给DOVE发消息

统计联系

MAIL:gnlt@Dovechina.com
正在线上:1236

版权与建议

任何你想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