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首页 -> 下载中心 -> 信息社政 [ 录入者:佚名 | 时间:2011-02-27 | 作者: | 来源: | 浏览:911次 ] 改变字体:【

一、教学目标

1.回顾已学知识,说出罗斯福的历史背景;自学课文,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内容。通过和胡佛政策的对比,总结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2.搜集、分析相关资料;通过交流讨论,总结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影响。根据史料,简单评价罗斯福。

3.通过学习各国面对各自国情,所选择的新的发展道路,认同社会变革的必要性。能体会社会变革的出发点是人民的利益。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

2.难点: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影响

三、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以“给美国社会看病”,模拟社会变革。

2.论从史出。以史料为证据,精心设问,带领学生挖掘史料价值,提升历史认识。

3.对比解析。将胡佛和罗斯福的政策进行对比,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阅读、讨论和分析,在对比解析中得出结论。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巧设悬念

导入新课

走近伟人

展示:罗斯福照片。你知道他是谁吗?

对于罗斯福,你有什么想了解的吗?

教师简述罗斯福生平:前期可谓一帆风顺。学业、事业都很顺利,家庭美满。1921罗斯福经历了他一生最大的打击和挫折。呈现致残:经历。师述:这让出生于富贵之家的罗斯福,从此对受磨难的人有着更深的同情

他没有屈服于磨难,他以自信和勇气面对政敌对他身体状况的指责,参加州长竞选

1932年,击败了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顺利当选为美国第32届总统

在一部罗斯福的传记中,作者称他为“罗斯福大夫”。你在他简历中有没有发现从医的经历?

那么,他看病的对象是谁?

美国社会

1.生观看罗斯福照片。预计生能说出罗斯福一些简况。学生会对罗斯福生平和功绩感兴趣

2.学生欣赏罗斯福不畏打击挫折的勇气和毅力

3.学生好奇罗斯福为什么被称为大夫,从而产生对新课的强烈兴趣

初中阶段学生以形象思维见长,形象鲜明的历史人物,直观生动的历史事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所以用人物生平引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了解背景

大胆假设

1.观察罗斯福的任期,你有什么发现?

师述:罗斯福可谓是受命于危难之际。让我们回到1932年,罗斯福就任总统之前,看看美国的病情

2.美国病了:展示工业、福利、金融、农业四方面材料。有图片,有文字说明

(教师选择“工业”和“社会福利”图片,进行简单解说,归纳:“工业”和“社会福利”出问题)

1933年,美国工业雇用的工人比1929年约少500万,产值减少了一半多。──摘自《美国的历程》

1932 年 9 月的《财富》杂志估计,美国有 3,400 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此数近于人口总数的 28%。而且还不包括1,100 万户农村人口。──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3.引发思考:要求学生在工业、福利、金融、农业四方面任选一方面,思考对策

1.学生回忆上一课内容,联系到1929-1933经济危机

2.学生从教师对工业和社会福利的两方面内容的分析中,体会美国社会的困境。并根据史料,模仿分析,得出农业和金融出问题了

3.学生思考对策,并提出意见

1.引导学生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2.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收集信息,发现问题的能力。以补充史料增强历史现场感

3.引发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他们的意见也许稚嫩,但这是他们真实的想法,体现了他们的智慧

阅读梳理

对比解析

1.当时担任美国总统的是胡佛,他当时是怎么处理经济危机的呢?

教师请学生阅读课本了解胡佛的政策和影响

2.请学生阅读课本资料。思考罗斯福演说中流露的思想和胡佛观点的区别是什么?

药方解析:教师展示胡佛工业政策

3.请学生分析材料,说说面对工业的状况,胡佛采取什么做法?结合课文,说说胡佛政策的结果

教师补充:通俗地说,也就是他觉得生病了不需要吃药,抵抗力好的话,自己会好转。这样的政策有什么后果?

罗斯福的药方高明在哪里呢?请同学们从课本和资料中去了解

4.请学生阅读课本重点内容,包括正文、图片、阅读卡

5.提问:罗斯福新政主要内容分为哪些方面?这些政策会产生哪些作用和影响?

点拨:罗斯福新政是“3r”改革即recovery(复兴)、relief(救济)、reform(改革)

6.药方解析:教师展示罗斯福工业政策

提问:罗斯福在工业方面有何举措?请分析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政策所起的作用

对工时和工资的具体规定。对谁有利?请推测他会遭到哪些阻力?他用什么手段来落实新政?长期来看,对资本家有没有好处?

7.点拨提升:通过比较,你认为罗斯福的新政和胡佛的政策最根本的不同是什么?

1.学生了解胡佛的政策。措施有限。盲目乐观。生分析胡佛的做法特点:认为自由的经济是最好的经济,政府不要干预经济。无作为,放任,不管

2.学生认为罗斯福的演讲激励了人们,“这个国家需要行动,立刻开始行动”。正视危机而不是盲目乐观

3.学生分析资料,得出结论。胡佛的政策引发人们不满,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论从史出

4.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去阅读

5.学生通过阅读将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归纳为:复兴、改革和救济

6.学生展开讨论,分析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政策的内容和影响:提高工人收入,积极性。提高工人购买力,促进经济发展。长期来看,对资本家有好处

7.学生能够通过对比得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1.以看病开药方的比喻贯穿始终,通俗易懂,学生容易理解

2.问题有层次,先易后难

3.有针对性选择工业的内容,进行史料扩充,对问题的探讨更细化,更深入

4.边读边思考,提升学生文本解读能力

5.培养阅读归纳能力

6.特意选择工业政策内容做对比解析,对重要知识点重点落实。学生印象更深刻,突破重点

分析工业政策的影响,学生学会用发展、联系的眼光看问题,初步突破难点

7.问题层层深入,水到渠成

学法指导自主分析

1.药方解析2:问题:面对严重的失业问题,罗斯福采取哪些做法?

田纳西工程可以发挥哪些作用?(提示:可从受益的区域和行业等方面来分析。)

2.深入分析课本“要工作,不要施舍”的标语:这一做法和直接救济有何不同?能否给这种做法一个名称?“以工代赈”。哪些行业哪些人可以受益?

药方解析3:展示挤兑图片。《紧急银行法》。炉边谈话图片

教师简单介绍《紧急银行法》

引导学生解读图片──广播──聆听

3.听了这样的总统谈话,你有什么想法?这位总统的谈话能让你信任吗?

说说炉边谈话能发挥什么作用?

1.学生阅读课本后,对照刚上课时同学提出的对策进行对比,思考这些政策的合理性

2.树立劳动光荣的价值观。同时也体会社会保障给失业者提供的安全感

3.体会历史人物的自身魅力,亲和力,对树立信心,鼓舞人民所起的作用

1.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分析工业政策后,对罗斯福新政的其余内容和影响,可由学生自主分析,能进一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将金融政策内容和炉边谈话的形式结合起来,在一个环节里解决,化繁就简

以史为鉴

提升认识

1.解读两幅柱状图。1929-1940美国失业率数据。1929-1945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示意图。图表反映了什么信息?

联系旧知,提升认识:1929-1933的经济危机波及全球,对全世界资本主义国家都有影响。

2.你知道德国日本采取用什么方法摆脱经济危机?造成什么后果?

3.展示:罗斯福天天吃“烤百万富翁”──1935年美国右翼人士。对比现代美国大公司logo。

提问:美国的资本主义有没有灭亡?

4.提问:罗斯福新政有没有值得中国借鉴的内容?

1.学生归纳罗斯福新政的影响:走出危机

2.生反思法西斯国家的罪行,发动战争。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亡和灾难

3.生归纳罗斯福新政对当代资本主义的作用: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4.学生谈自己的体会,如:改革的必要性;要吸收和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救助失业者;国家干预经济;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而求索等

1.锻炼解读图表的能力

2.以史为鉴,培养学生认同社会变革的必要性。能体会社会变革的出发点是人民的幸福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1)史料丰富,严谨运用 初中学生初步具备分析史料得出结论的能力。我从多种历史文献中精选具体、鲜活的史料在课堂上展现,让学生体会到真实的魅力,引导学生在归纳总结分析的过程中,提高分析史料的能力。我对每则史料都注明引用出处,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渐领悟史学学科必须具备真实、严谨的学科素养。

(2)情境设计,对比解析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解读,不难发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所占篇幅较多,是重点。但从学生思维规律来分析,新政的内容容易理解,并非难点。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有关知识,对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理解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作用,涉及政府宏观调控的理论,学生还没有学过市场经济的相关理论,这才是难点。

结合对课文文本的分析和对学生学情的了解,我设计了“美国病了”,给美国“看病”这样的情境。分析“新政”开出的一系列“药方”,并引导学生对胡佛和罗斯福“药方”的“疗效”加以解析。这样的设计贯穿始终,课堂生动起来,降低了理解的难度,突破了难点,学生不仅学得有效,而且学得有趣、有味。

(3)由浅入深,水到渠成对重要知识点的学习,我设计了由浅入深的问题。问题的设计有层次,有梯度,既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也锻炼学生合作、挖掘材料本质的能力。只有通过这样细致、深入地分析,学生才能真正掌握“论从史出”的观点和方法,而不是肤浅地照搬课文中已有的定论。学生在合作探究分析史料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思维的快乐。

2.不足之处

讲述罗斯福生平,导入新课的时间略长。可能会影响到后面阅读、思考、讨论的时间不足。比如个别历史图表的挖掘还不够深入,最后一环节的提升比较仓促。

3.改进思考

导入部分还可以更紧凑一些。胡佛和罗斯福具体工业政策的补充史料可以印发给学生,这样可以读得更细,更充分,更有利于思考。

2014-10-09  人教网 浙江省乐清市乐成实验中学 陈玉心 蒋素琴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佚名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更多
上一篇《30年代的大危机》教学设计 下一篇《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版权申明: 本站不上传及存储任何影音、图片及有版权的文件,内容均收集及采集自互联网第三方,尤其是各大影音及大型网站的分享平台, 由于系统采集缺陷,难免有疏忽版权及其他问题。如有侵权,请留言、评论或EMAIL告知,待本站修正。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密码: (新用户注册)

手机扫描

空间赞助

快速互动

论坛互动
讨论留言

有事联系

有哪个那个什么的,赶紧点这里给DOVE发消息

统计联系

MAIL:gnlt@Dovechina.com
正在线上:

版权与建议

任何你想说的